j9九游会我国投资环境的现状与不足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和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法制建设,依法治理,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在加强中央银行监管的同时,继续推进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进程,减少了行政手段对商业银行进行调控。目前,我国银行业已有包括建设银行在内的七家银行在境内外上市,另外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在内的五家银行也将在未来几年内选择上市。正如我国证监会主席所说:“我国资蕾市场正迈向健康发展的新阶段j9九游会登录入口首页,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制约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些制度性缺陷将逐步得到解决,一系列有助于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措施正逐步出台。证监会将积极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使我国的金融体系更富有弹性,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市场规模和市场潜力是评价投资环境好坏的标准之一,市场规模由多种因素组成,与人口规模和国内生产总值密切相关。我国拥有世界l/5的人口,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以及人民购买愿望的爆发,由它所反映的我国市场潜力的巨大是勿庸置疑的[3]。2003年开始,我国结束了从l993年到l997年连续五年的反通胀和从l998年到2002年连续五年的反通缩,进入新的经济增长期。2003年GDP为1.41亿美元,增长率达到9.3%,人均G13I)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达到l090美元。2004年GDP为1.65亿美元,增长率为9 5%,人均GDP为l270美元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速9.4%,我国经济增长内在的动力强劲,投资需求旺盛,消费需求也趋旺。据预测,我国经济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完全有条件保持年均7%的增长速度,2020年GDP将迭4万亿美元以上[4]。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度的扩大,人民素质提高,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差异缩小,为外商投资提供了适宜的社会环境。
劳动力数量充足,素质提高。丰富的廉价劳动力,所产生的成本优势为投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国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事实上,中国一半以上的外商投资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中国还同时拥有相当数量受过良好培训和教育的熟练劳动力,能够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外商投资的需求。在企业管理、法律服务、财会等领域,一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还比较缺乏,但这种状况也正在改变。
80年代,在我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中,来自香港、澳门、、新加坡、日本等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投资占75%左右,尤其以来自港澳台地区的中小资本为主。如今,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日益繁荣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原来的投资格局已被打破,到我国进行直接投资的国家扩展至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来自港澳台地区的直接投资在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中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6]。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二十四年来,吸收外商投资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吸收外商投资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为全世界的投资者提供了适宜其投资、生产、经营的优良环境。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实施市场化管理,资源供应、商品及服务提供和价格多由市场决定,企业自主经营,已经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为外商投资提供了适宜的生产经营环境。
投资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好的投资环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对外可以增强影响力j9九游会登录入口首页、吸引力和竞争力,对内可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激发创业热情。投资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投资是否安全、能否有效运行,同时也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快慢,是否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因此,研究和促进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对于我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
由于历史原因和各个地区的自然禀赋不尽相同,我国目前各地区的投资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整体来看,东部和沿海地区的发展要快于中西部,并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东部的投资环境优于中西部,吸收外资的规模占绝对优势。截止2003年底,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比例平均分别为:东部地区为86.27%,中部地区平均为8.93%;西部地区平均为4.8%。由于金融环境和基础设施水平较差、进出国内市场的障碍多、税收负担较重、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足,西部的投资环境要比沿海地区落后。中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介于东部和西部之间,但其金融运行效率明显偏低。具体来看,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投资环境明显优于其他地区,长江三角洲拥有我国最大的港口群和城市群,其基础设施较完备,进出国内市场的障碍少,生产技能和技术水平较高,企业的非正式支出少。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与全球接轨最快的地区,其经济国际化和外向程度较高,外资进入则刺激了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转让,帮助国内市场融入国际市场。环渤海湾地区国有企业比例重失,外债进入量较少,与长三角乖珠三角相比,投资环境有一定的差距[5]。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已不仅仅局限于对单个项目的投资,而是开始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化投资。在生产领域,既投资于最终产品生产的上游项目,又投资于基本原料和相关零部件供应的下游项目,从而操纵和影响了一大批协作配套生产厂家,使我国成为其全球性经营网络的生产基地和零部件采购中心,完成其投资的纵向一体化。同时,也加大了对研究开发的投资,要将我国变成其全球化经营体系中的地区性研发中心或全球性研发基地。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底,大型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独立研发机构已经超过110家。而在其他领域,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一些行业(如金融、商贸、物流)成为新的开放领域,跨国公司也因此加速了对为其生产配套服务的分销、金融保险、专业咨询、运输等行业的投资渗透,以实现其在华投资业务的横向一体化。
自l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进展。GDP年均增达94%,2009年GDP总量达2万多亿美元,外贸年均增长连迭l6.7%,2009年迭2万多亿美元,名列世界第三。截至2009年底,我国国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一万亿美元,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国不断改善的良好投资环境,同时我国的投资环境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何完善我国的投资环境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投资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好的投资环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对外可以增强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对内可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激发创业热情。投资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投资是否安全,能否有效运行,同时也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快慢,是否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因此,研究和促进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对于我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
80年代,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高度集中于东南沿海一带(广东、福建等地)。据统计,1984年我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及其他投资中,仅广东省就占73.42%。进入90年代,东南部沿海地区虽仍是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地区,但其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已开始呈不断下降的趋势。1999年我国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中,南部沿海地区(广东、福建、海南)所占的比重由1983年的73.3%下降到43.5%,减少了29.8个百分点;而东部沿海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江苏、浙江)所占的比重却由1983年的3.8%提高到1999年的24.5%,增加了20.7个百分点。进入新世纪,外资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转移的趋势愈加明显, 2002年,东南沿海的广东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13.34亿美元,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虽仍居第1位,但其占全国的比重则从2001年的25.4%下降至21.5%,下降了3.9个百分点[7]。同期,江苏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01.896亿美元, 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排名升至第2位,占全国的比重也从2001年的14.75%提高至19.32%,提高了4.57个百分点。此外,在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新一轮中,以北京、天津和山东为中心的环渤海湾经济圈也已成为外商投资的又一热点地区。2002年,北京市、天津市和山东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分别达17.25、15.8、47.34亿美元,占全国同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分别是3.27%、3.0%、8.98%,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的排名分别是第8位、第9位和第3位[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和搞活政策,已触及到城乡社会的每个领域,触及到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深受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成为一股强大的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我国的经济建设在稳定中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持续提升。综合来看,我国将处于长期稳定的阶段,这也是良好投资环境的基本保障。
投资环境的特点主要有综合性、动态性、阶段性和结构性。投资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投资风险的大小和投资效益的高低,甚至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建设和优化投资环境,首先要对投资环境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投资环境评价是一项综合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投资环境建设及优化的政策和方向。投资环境评价体系主要有五个要素子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经济环境评价子系统,主要指宏观经济环境要素、市场经济环境要素等。包括市场环境、经营竞争环境、基础设施、劳动力资源及素质、科技创新、协作条件等;(2)社会环境子系统,包括政府和社会形象、环境、法律环境、行政效率等;(3)政府政策和公众态度子系统,包括投入和产出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公众对外资的态度和企业与社会各层面的公共关系等;(4)自然地理环境子系统,包括区位、气候、资源等条件及组合等;(5)社会服务子系统,包括金融服务、生活服务等。
从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货膨胀,到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再到2005年年初实行的货币和财政“双稳健”政策采防止经济大起大落,确保平稳轻快增长。这些都表明了我国政府在经济发展的这阶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确保经济稳定增长[1]。
投资环境是一个综合概念,包含硬环境和软环境,以及局部地区的环境和国民经济总体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它是投资者在一国或一地区进行生产投资时所面临的各种已有的和所需的条件和状况。对于某一具体国家或地区而言,投资环境就是指其既定的社会经济、法律、自然条件、地理区位以及人们文化素质与观念等情况和条件的总和。
加入WTO后,我国经贸政策的统一性和透明性大为提高,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大幅降低进口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j9九游会登录入口首页,放宽服务业和投资的市场准入限制,建立了与国际通行规则相适应、并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经济贸易管理体制。根据WTO基本原则和有关规定,近年采,我国政府清理法规2300多件,其中废止830件,修订了325件,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19万多件。有关部门修订并颁布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加大了对外商投资的开放程度,与发达国家广泛开展了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双边交流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2]。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第二产业是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我国入世后,伴随着来自发达国家的知名大企业大公司的投资逐渐增多,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在产业分布上,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一是外商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投资开始增多,二是对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直接投资趋于上升。2002年1至7月,我国服务业共吸收外资合同金额77.7亿美元,同比增长26.5%,实际利用外资59.3亿美元, 同比增长76.5%[9]。
进入新世纪,欧美国家的跨国公司纷纷进入我国投资,掀起了我国利用外资的新一轮。到2002年,已有400家世界500强公司在华投资,投资项目2000多个。2002年前11个月,经国务院或国家计委审批的大中型外商投资项目有38个,总投资逾120亿美元。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日趋活跃,并显现出新的动向[10]。